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越來越嚴峻,近期不僅印度、日本疫情開始大失控,而台灣隨著確診案例暴增,已連6日每日破百例確診,政府更於19日表示,全面進入第三級警戒!維持社交距離、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是現階段最重要的防疫重點,而戴口罩到底保護性有多大?除了外出要戴好口罩外,在室內也應該戴口罩嗎?英國劍橋大學最新研究告訴你,在室內也要戴好口罩!
飄在空氣中的氣溶膠,病毒傳播更勝於咳嗽飛沫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一直強調維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是防疫重點,主要是針對預防新冠病毒的接觸及飛沫這兩種傳染途徑。然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除了飛沫外,新冠病毒也會透過「氣溶膠」(Aerosols)傳染,且傳播距離更勝於飛沫!而美國疾管中心CDC日前公佈的最新報告中也證實,新冠病毒會透過氣溶膠傳播。
當人在說話或呼氣時,會呼出一些氣溶膠,而氣溶膠是一種飄浮在空氣中、比飛沫更細小的懸浮微粒。在一般室內環境中,尺寸為5微米(µm)或更小的懸浮微粒能夠長時間飄移在空氣中,除非藉由氣流或通風被清除。此外,氣溶膠不僅停留在空氣中的時間長,傳播距離也比飛沫更遠,飛沫掉落的距離一般落在1.5~2公尺,而氣溶膠可以在幾秒鐘內就傳播到2公尺之外,甚至可達7~8公尺遠。
當病毒附著在氣溶膠上,被人體吸入就有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不戴口罩就會增加感染風險。而脫下口罩吃飯或口罩不密合,都還是有可能透過氣溶膠感染病毒,對此,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盡量不拿下口罩」。
除了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外,在室內戴口罩的保護性有多大?根據英國劍橋大學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報告》期刊A系列中的最新研究指出,處於通風不良的室內中,兩個沒有戴口罩的人正常聊天的情況下,只需30秒,透過說話時產生的氣溶膠傳播病毒的可能性遠勝於短暫的咳嗽。
你戴對了嗎?正確戴口罩4步驟:「開、戴、壓、密」
戴口罩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要配戴正確才能達到防疫的功效,是否戴好的關鍵為口罩與臉部的密合度。
以平面口罩為例,正確配戴口罩方式為:
開:打開外包裝,檢查口罩是否有破損,有顏色的防潑水層朝外,而鼻樑片在最外層上方。
戴:將兩側的鬆緊帶掛於雙耳,鼻樑片固定於鼻樑上方,並將口罩完全攤開拉到下巴;若口罩較鬆,可將鬆緊帶打結調整長度,以維持與臉部的密合度。
壓:輕壓鼻樑片,使口罩與鼻樑緊密貼合。
密:配戴時需注意鼻樑片壓條必須服貼於鼻樑,同時檢查臉頰兩側與下巴是否有覆蓋到。可透過鏡子輔助或觸摸確認口罩是否配戴正確,包括內外層、帶子鬆緊、鼻樑片方向及整體服貼度等。
資訊參考來源:HPA、CDC、he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