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後胸口有股「頂住頂住」的感覺,或口腔感覺有酸味?這種情況很大可能與胃酸倒流有關。胃酸倒流屬都市病,於香港甚為普遍,外科專科醫生張源斌醫生解釋:「由於都市人飲食文化偏向西化,如紅肉、加工肉、精緻澱粉等食物,加上偏好放題及自助餐等,當短時間內進食過量,且食物較油膩,便會較易引起胃酸倒流。」
根據症狀判斷屬消化不良還是胃酸倒流
胃酸倒流的症狀與消化不良相似,因此大部分人出現相關症狀時便誤以為消化不良,張醫生表示:「如屬消化不良,一般會感覺到胃內有大量氣體,或會伴隨打嗝,但若出現火燒心、反酸,或服用抗胃酸藥後症狀得以紓緩的話,便有機會屬胃酸倒流。」張醫生更指一般人或多或少亦有輕微的胃酸倒流,只是症狀並不明顯,所以未必感覺到,但若症狀頻密出現,或反酸感覺明顯,便需盡快接受檢查並進行治療。
服藥次數及劑量視乎症狀而定
胃酸倒流目前主要以抗胃酸藥物為一線治療,如H2受體阻抗劑及質子泵抑制劑。醫生一般先處方H2受體阻抗劑作治療,若服用後仍未能有效控制病情,患者或需轉服質子泵抑制劑。當中長效型質子泵抑制劑,藥效較長而且能維持整天,患者每天服用一次,便能長效紓緩症狀。
張醫生指若患者服用藥物後症狀仍持續出現,便需透過內視鏡或外科手術方法處理,如消融術或胃底摺疊術,透過收緊下食道括約肌以減少胃酸倒流的次數。
非處方胃藥只能用作紓緩當下症狀
坊間所售賣的胃藥大多為胃食道的黏膜保護劑,透過於下食道及胃部形成黏膜,降低食道被胃酸損害的機會,從而減低胃酸倒流的風險。張醫生指此類藥物與抗胃酸藥物的治療機制有別,只可紓緩當下因胃酸倒流所引致的不適,但較難用作控制及減少胃酸倒流的次數。醫生為了提高療效,亦會根據患者情況,考慮同時處方黏膜保護劑及抗胃酸藥物作治療。
調整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屬關鍵
雖藥物能有效幫助控制胃酸倒流,但患者保持自律亦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保持良好習慣,如少量多餐、避免太晚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等,能有助減低胃酸倒流出現的機會。另外脂肪亦會加重胃部的壓力,繼而增加胃酸倒流的機會,因此患者若有過重的情況,便應盡量減重,多做運動,減輕對胃部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