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落幕了,它留下不只是鼓舞、振奮的比賽結果,更帶給我們人生進一步的思考。像是金牌大熱門的體操選手Simone Adrianne Biles,在運動選手最嚮往的殿堂上選擇退賽,理由是為了「顧及心理健康」。究竟在「心理健康」之於我們的生活、工作、人際關係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規章中提及,「健康」是由生理、心理和社會福祉所組成,根據進一步的定義,「心理健康」是一種幸福狀態,在此狀態下,人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以對應正常的生活壓力,能高效地工作並為社會做出貢獻。
所以,「心理健康」的解釋,不僅僅是沒有精神障礙,它還會影響到我們思考、感受和行為方式,左右我們如何處理壓力、與他人相處互動和做出選擇。因此,該如何維護心理健康,是從童年、青春期一直到成人之後,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心理健康出現異狀的徵兆
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否,主要來自於「生活經歷」、「生物因素」。生活經歷可以從家庭環境、成長經歷等探討是否曾受過虐待、創傷等;生物因素則是家族遺傳基因或基因變異,會使人處於較高的風險之中,增加心理健康出現障礙的可能性。然而,有相關基因不代表一定會構成疾病,不過,沒有相關基因或家族病史,也不代表不會產生心理健康疾病。
在高壓與快速的生活節奏中,人們經常面臨心理健康危機而不自知。參照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建立的心理健康網站MentalHealth.gov資料,對於心理健康是否出狀況,能夠從以下幾項個人感受或行為觀察,以保持警覺。
1.吃或睡得比日常過少或過多。
2.生活中經常感到無助或絕望。
3.做任何事情提不起勁或沒有動力。
4.遠離家人、朋友或同事,與不參與日常活動。
5.比平常更加頻繁地吸煙、喝酒甚至吸毒。
6.沉溺在負面情緒,情緒起伏很大,已影響到人際關係。
7.經歷幻聽或妄想。
8.無法執行日常事務,像是照顧孩子、上班等。
9.對自己或他人身體造成傷害。
常見的心理健康障礙
根據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收錄的論文提到,18歲及以上成人常見的心理健康障礙約有以下幾種:
1.抑鬱症
指廣泛性的心理健康問題,對於日常生活失去興趣及樂趣,感受情緒低落及自身無價值感,認知出現變化,像是產生注意力不集中或下降,並有哭泣、易怒、身體疼痛等,會隨著症狀輕重而有不同程度的病徵。
2.焦慮症(包含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恐懼症、社交焦慮症、強迫症和創傷後壓力症)
美國焦慮與抑鬱協會(ADAA)表示,焦慮症是心理健康障礙中最為常見的類型。毫無緣由地對於不構成直接危險的事物過度焦慮,為廣泛性焦慮症;患有恐慌症者,會經常出現突然的驚恐、有即將發生災難或死亡的感覺;對特定事物、動物、場地或害怕受他人評斷的恐懼,可稱為恐懼症或社交焦慮症。
強迫症者則是存有強迫觀念或行為,在具壓力的想法下、執行重複性動作。創傷後壓力症則發生在一個人經歷或目睹重大事故後,會不由自主地感覺自己或他人正重回事故的當下,情緒再度進入危險、恐懼之中。
治療策略個人化,需要與醫生的密切配合
依照程度輕重,其實心理健康問題並不罕見,需要個人對心理健康障礙有一定的認知、願意面對之外,經過生活調整或治療,絕大多數的人可以獲得改善,甚至是完全的康復。而心理健康可以從3種方式治療:
1.心理療法或談話療法
專業醫療從業人員從談話中找出影響心理健康的關鍵,並給予更正向的思維,以改善低落情緒、絕望思維並降低自殘的風險。
2.藥物治療
部分患者會使用處方藥物,雖然不能治癒心理健康障礙,但能改善生理部分症狀,尤其是掌握幸福感的血清素低落時,能藉由藥物補充回到正常的分泌量,以協助回歸生活正軌與他人的社交互動。
3.調整生活作息與方式
有些患者心理健康出現障礙,通常也伴隨著不規律的生活方式,像是大量的酒精攝入、睡眠過少等狀況,需要優先排除可能影響的因素,並逐步予以更積極的作為,像是運動、正念、冥想等放鬆方式,才能讓生活回復到常軌之中。
但由於治療策略是相當個人化,適用於他人的方式不一定能完全複製,所以,配合醫生治療絕對為首要方法。
從上述可以了解,心理健康與個人思想、情緒、行為、人際社交等息息相關,再回過頭來看Simone Adrianne Biles的選擇,不僅是捍衛自身的心理健康,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運動員生涯,即便是如此重大的賽事,她仍鼓起勇氣選擇為自己設下停損點,確保已達自身臨界點的傷害降到最小,因為她知道適時地停頓,是為攀上更高的山峰做準備。
資訊參考來源:NCBI、MentalHealth.gov、ADAA、MEDICAL N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