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益身體健康,可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然而,對於已經罹患某些慢性病的患者而言,更應透過規律適當的運動來改善疾病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不同的慢性病,有不同的運動注意事項,以及適合從事的運動,只要持之以恆維持運動習慣,便是對抗慢性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5種常見的慢性病之運動建議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時要特別注意血糖的控制,在運動前後務必要即時測量血糖值。正在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物者,從事運動的時間盡量在早餐後60~90分鐘內,以避免運動後引發「延遲性低血糖」(在運動後因胰島素敏感性增加,使葡萄糖轉變為肝醣儲存,導致血糖下降,進而引發低血糖現象)。且運動後應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以避免低血糖造成的身體傷害
運動時,要注意平衡,小心避免跌倒或產生傷口。此外,為避免運動造成的低血糖,注射胰島素的位置要避開運動相關部位,像是手部、腿部的肌群;最好的注射位置為腹部,因腹部有較厚的脂肪層,且腹部核心肌群位於較深層的位置。
建議運動:
糖尿病患以從事有氧運動最佳,像是快走、散步、游泳、踩單車、慢跑、打太極拳、登山、划船等。
2.高血壓
高血壓病患建議養成每日規律運動的習慣,對血壓的控制效果最好。服藥或飯後,要隔一小時再從事運動;且冬天清晨不宜運動,因為冬天氣溫驟降,尤其早晨剛起床時最容易讓血壓飆升,此時運動容易造成全身血管快速收縮,引發心肌梗塞。此外,應避免高強度的運動,例如:掌上壓、舉重、短跑等,以免血壓飆升引發腦血管疾病,或對心肌造成過度負荷。
建議運動:
研究證實,規律的有氧運動可顯著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且低強度有氧運動的效果更勝於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快走、踩單車、打太極拳、游泳、登山等均是適合高血壓患者從事的運動。
3.腎臟病
腎臟病患者的身體功能較差,且大多數容易併發三高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為避免服用特定藥物而影響心律,應以低強度、間歇性的溫和運動為主,且運動時要採循序漸進的方式,像是速度由慢轉快、重量慢慢增加等,並於運動結束時慢慢地緩和結束,不可突然就停止或馬上休息。
建議運動:
研究指出,提高身體活動量可降低腎臟病患者的死亡率,並減緩腎功能惡化。可從事快走、散步、游泳、踩單車、伸展體操等有氧運動,以及啞鈴等重訓、上樓梯、深蹲等,針對大肌肉群做阻力訓練,可避免肌肉萎縮並增加肌力,提升日常活動的能力。
4.心臟病
心臟病患者應避免在天氣過熱或寒冷時在戶外運動,以免對心臟造成過多壓力。除了運動前應做好足夠的暖身外,運動後也要做緩和動作,讓身體能逐漸降低心跳及血壓。此外,不宜從事高衝擊性運動,像是高空彈跳,以免心臟病發。
建議運動:
最適合心臟病患者從事的運動為使用大肌肉群、可長時間持續進行的有氧運動,包含:快走、散步、慢跑、游泳、登山、踩單車等。
5.關節炎
有關節炎問題的患者應避免過度激烈使用關節,像是跑步、下樓梯等,且關節急性發炎、疼痛、腫脹時,不宜進行運動。應在一天當中,最不疼痛時進行訓練,於運動前充分暖身,運動後做好收操,可幫助減輕疼痛,並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強度和運動量。
建議運動:
研究證實,運動可改善肌力,幫助減輕疼痛、疲勞、發炎和關節僵硬。關節炎病患適合左右交替的運動,如游泳、散步、踩單車等;此外,適當的阻力訓練可提高肌力,有助於改善疼痛。可藉由適度的伸展運動和柔軟性訓練,來活動關節以維持柔軟度,但要避免過度伸展;像是瑜伽、普拉提運動和打太極拳等,都能幫助改善肌力及柔軟度,並減緩疼痛。
資訊參考來源:heho、commonhealth、healt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