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指出,大多數女性對於心臟病毫無警覺,即使身體已出現相關徵兆,卻仍渾然未覺;心臟病,甚至蟬聯數年,為全球十大女性死因的前三名,但結果顯示,人們常常忽略其蛛絲馬跡,直到發生的那一刻到來。
根據美國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每五位女性裡,就有一位死因與心臟疾病有關,在台灣和香港,也都長年排行在女性十大死因的前三位,但當詢問街頭女性,令人驚訝的是,大多數人對其暸解相當有限。
根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所做的調查,從2009到2019年,對心臟疾病是女性常見死因的暸解,從65下降到44個百分點;不僅如此,大眾對於心臟疾病及中風的徵兆、處理心臟疾病的第一步驟及致病的危險因子,都不甚暸解。
關於心臟疾病,我們該暸解的是?
研究顯示,不管任何文化及種族族群,都漸漸地忽略了心臟疾病的警訊,這或許也可用來解釋,為何年輕女性死於心臟疾病在緩慢增加。在忽略心臟疾病的群體裡,又以年齡低於34歲、非拉丁裔黑人及黑人族群佔最多數,這可能由於社經地位而導致,例如保險額度不足、缺乏適當照護及缺乏適當的產前諮詢等。
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婦女,缺乏適當的產前諮詢,則可能忽略到懷孕,也會增加其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像是心律不整或中風等。
當女性面臨到心臟疾病時,相較於男性,可能出現不同的症狀,胸痛為最常見症狀,還可能出現眩暈、噁心,其他症狀尚包括:
*背部、下顎、舌頭及雙臂感到疼痛或不舒服
*冒冷汗
*伴隨或無伴隨胸痛的呼吸短促
*嘔吐
醫療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指出,在過去也就是2009年時,有較高得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女性,對於心臟疾病的警覺性較高;但這情況在十年後卻不復見。
另外,研究還發現,糖尿病患者對於心臟疾病的警訊,也相對降低;儘管他們正屬於容易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族群裡。
專家表示,這代表著需要傳達給更多人,來暸解心臟疾病的預防、治療及成因,不僅僅是在社群網路上提供資訊,而是要與潛在風險族群確實連結,無論其社經地位及背景,都有必要暸解心臟疾病。
產生心臟疾病的原因
造成女性產生心臟疾病的原因包括:
1.高血壓
2.高膽固醇
3.糖尿病患者
4.吸菸族群
5.久坐或缺乏運動的族群
6.肥胖
7.有心臟病家族史
但不僅有上面族群,可能產生心臟疾病;其他族群,像是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得到心臟疾病的機率也會增加,還有和懷孕有關的情況,例如孕婦的心臟輸出功率增加,而出現心律不整、心室收縮等,也可能導致得到心臟疾病的機率增加。
如何降低得到心臟疾病的風險?
幸運的是,人們可以透過主動積極地改變生活方式,來降低罹病的風險,包括:
*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
*減少飽和脂肪、高膽固醇、高鹽和高糖份食物的攝取
*戒菸
*適量飲水
*定期釋放壓力
*運動
*暸解自身家族病史
可能罹患心臟疾病的身體徵兆
某些身體徵兆,可能透露出一些警訊,但症狀也可能因為不同的心臟疾病種類,而有所不同。因為心臟疾病,而可能產生的身體徵兆包括:
*腿、腳和腳踝腫脹
*體重增加
*睡眠受到干擾
*心跳加快
*咳嗽
*哮鳴(wheezing),呼吸道某處較狹窄或阻塞時所發出的聲音。
*盜汗
*頭昏眼花
*消化不良
*心痛
*感覺焦慮
*眩暈
如果有以上情形,請盡快就診,讓醫師生協助評估身體健康;而平時也要保持良好作息,休息得好、吃得好及適當運動,自然能讓心臟疾病遠離我們。
*資訊參考來源: health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