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醫生Amy Morin認為,許多人對於心理健康議題存在重大的誤解,像是哭泣、告訴他人自己有憂鬱症,被視作是軟弱的表現,讓擁有心理疾病的人更加痛苦,難以走出陰霾。作為專業醫生,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關於心理健康的真相,期望破除刻板印象,培養大眾正確之情緒控制和思考管理能力。
Amy Morin除了是美國心理醫生、精神力量訓練師和國際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Verywell Mind的總編輯、Inc.雜誌和今日心理學網站的專欄作家。
她的著作《心理堅強者不做的13件事》和《內心強大的父母不會做的13件事》已被翻譯成 30 多種語言,她所撰寫的心理健康文章,每月有超過 200萬的讀者。Amy也是備受推崇的演講者,曾發表過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 TED Talk演講之一。
根據Amy Morin在美國專業心理健康網站Verywell Mind上發表的著作,她希望每個人在看待心理健康這件事時,都應該要知道下列這5件事:
1. 心理強度分 3 個面向
壓抑你的情緒,或堅持表示你感覺不到任何痛苦,並不代表你是一個心理強度高的人。相反地,心理強度高的人會努力嘗試改善自己的心理議題,而且不害怕承認自己所面臨的困境。
思想
心理強度的第一部分涉及你的思想。每個人有時都會有不健康的想法──自我懷疑、假設不好的事會發生,或是活在自己的幻想或一廂情願的想法之中,只為了逃避現實或問題。要建立心理強度,需要練習以健康、堅強的方式回應不健康的思維。
感覺
心理強度可以幫助你克服負面情緒,包含憤怒、焦慮、悲傷、妒忌、自卑等,並學習以不同的思考觀點調節情緒,以正面的方式表達它們,所以心理強度的3個面向是能夠互相影響的。
行動
無論是要改掉壞習慣,還是要養成更健康的思考、生活方式,心理強度都能讓你採取積極的行動來改善、提升你的生命內涵。
2. 掙扎代表你在成長
很多人認為受心理問題所苦,代表他們很軟弱,他們擔心不舒服的情緒、不健康的習慣或消極的想法,讓他們不可能變得堅強。
無論是鍛煉身體肌肉還是心理強度的肌肉,你都需要壓力與挑戰才能變得更強壯。舉重可以幫助你訓練肌肉,而經歷不舒服的情緒,做對你來說困難的事,像是勇敢探討自身焦慮的根源、與他人討論造成自己憂鬱的原因,並想方法改善它,都能夠增強你的心理強度。
3. 尋求幫助並非軟弱的表現
尋求幫助對某些人來說並非易事,若你正處於憂鬱的深淵,或是正經歷嚴重的焦慮症,你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可能讓你認為這一切都行不通,沒有人能夠幫你,或是因為感到羞愧而更難開口向他人請求協助。
一個很大的關於心理健康的刻板印象是,接受心理諮商代表你「不正常」、有很嚴重的問題。實際上,全球統計共有3.5億憂鬱症患者,心理健康已成為這個時代的共同議題,輕易將它歸類為不正常,是一種輕視、不尊重且幼稚的行為。而替自己的心理問題採取行動改善,是再勇敢不過的一件事。
4. 心理健康不等於心理強度
很多時候,人們會對我說:「我有憂鬱症,所以我無法堅強。」或「我需要堅強的心理,這樣我才不會感到焦慮。」事實上,作為一名治療師,我所見過的一些最堅強的人,正在勇敢地面對並試著克服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
擁有心理健康問題並不代表你的心理強度不夠高,同樣地,即使你原本就具備很高的心理強度,你仍然可能會發生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突然面臨親人或愛人的驟逝、生活發生重大改變等原因,但它可以讓你更快復原或影響不那麼劇烈。就好比身體健康與身體強壯是兩件不同的事,你可能身體強壯,但仍患有糖尿病,身體強壯可以幫助你保持健康,雖不能預防所有健康問題,但可以讓你有更佳的抵抗力或復原力。
5. 每個人都可以鍛鍊心理強度
沒有人天生就心理強大,但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是否鍛煉自己的心理強度,這一切都與你每天所做的選擇有關。增強心理強度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果你不繼續努力,你的「心理肌肉」就會像你的身體肌肉一樣萎縮。
將具體的作法融入每天的生活,是最有效的改變方式:早晚練習感恩、寫日記,或者終於下定決心改變一個容易讓你陷入困境的心理習慣——像是沉迷於過去、為自己感到難過等。記得,心理強度有關於大腦,大腦的可塑性很強,你能夠透過校正、不斷地調整,來改變大腦的思考迴路,從而養成正向的思考習慣。
資訊參考來源: Verywell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