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地球暖化的速度,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快,夏季變得比往常還要熱、到了秋季毋需披上圍巾……。地球環境正在改變,除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也可以從日常飲食著手,嘗試對生態更友善的飲食方法。
對環境更友善的飲食法則
1.停止浪費食物
浪費永遠是最糟糕的,特別是被扔掉的食物,還會在垃圾掩埋場分解並釋放出甲烷。根據統計,在過去100年裡,甲烷對於地球暖化的影響,約是二氧化碳的34倍;而每人平均每年浪費掉至少194kg的食物,這代表計畫日常飲食清單、只購買需要的東西、減少去任吃餐廳的次數,都對環境有益。
2.少用塑膠製品
減少塑膠容器和包裝,是過渡到更環保生活方式的重要部份。在購買食材時,可以選擇自備提袋、減少購買小包裝食材,或到餐飲店時自備容器盛裝、不要買礦泉水等舉動,都代表你更愛地球。
3.少吃肉
減少肉類攝取,可能是減少碳足跡的最佳方法之一。一項美國研究指出,釋放出最多溫室氣體的肉類,分別是牛、羊、豬和其他反芻類動物;而溫室氣體排放量,畜牧業即佔據了14.5%。
此外,常吃紅肉也是造成身體發炎的因素之一,或許你可以嘗試一週實行一兩天的「無肉日」,或直接開始茹素,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好。
4.多吃植物性蛋白質
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常吃植物性蛋白質,包括豆類、堅果和種子的人,其溫室氣體排放量最低。
另外,在一項超過五萬人的大型研究裡顯示,每天食用50-100g肉類的人,所製造出的碳足跡,遠遠少於食用肉類超過100g的人。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是指一項活動或產品從原料取得、工廠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到廢棄回收,在生命週期裡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如果你每天吃很多肉,不妨嘗試更換成植物性蛋白質,例如豆類、堅果等食物,一樣豐盛美味。
5.減少卡路里攝取
當你攝取超過身體所需的卡路里時,很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並可能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日常行為及活動,像是呼吸、使用塑膠和石油製成的商品、吃肉、購買大量的當季衣服、開車、吹冷氣,都會排放出溫室氣體。
在一項針對荷蘭人的研究裡,科學家發現,與造成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的人相比,排放較高的人攝取的卡路里較高;另一項超過一萬六千名美國人參與的研究也指出,溫室氣體排放量高的人,是最低的人的2.5倍,不過,這些研究只針對暴飲暴食一族,而減少卡路里的攝取,也對身體更加有益。
人需要的卡路里取決於身高、年齡和活動水平,當你擔心自己可能吃進過多熱量時,最好減少飲食裡烘培食品、快餐及甜食的比例。
6.選購當地食材
支持在地農作是減少碳足跡的好方法,可以降低運輸食材造成的碳排放,同時能支持在地經濟。
另外,也可以多吃季節性作物,因為非季節生產的農作物,通常為進口食材,或需要溫室栽培來生長,而改用在地的動物製品,例如雞蛋、家禽或乳製品,也能減少碳足跡。
資訊參考來源: everydayhealth、health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