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果被列為每人每日必須攝取的營養素之一,同時罹病或罹癌的患者,更是被建議要多多食用。蔬果除了為維持健康所必須外,某些蔬果還具有預防特定癌症的功效,同時對於罹癌患者減緩病情或延長存活率也有實質的好處。
我們都知道,多吃蔬果對身體有益,因為它含有大量的纖維質、抗氧化物及各類營養素,除了可幫助我們維持健康外,多數癌症發生率也與蔬果攝取多寡有關。其中膳食纖維與癌症的關係,早在30年前即由英國的一位外科醫師Dr. Daniel Burkitt 提出,他發現,食用大量纖維的黑人,比起食用大量肉類、容易便秘的白人,較少罹患腸癌及慢性病,同時,在許多研究中,多食用高纖維蔬果,也被發現有助於預防其他癌症。
其次,蔬果中含有抗氧化物,可幫助身體清除自由基,避免慢性發炎引發各種疾病及癌症;而蔬果內含多種營養素如維他命C、A、B群等等,則可供應健康身體中細胞組織的正常運作,因此,美國發布的飲食指南中,也建議人們應多多食用蔬果及全穀類。
除了蔬果中的營養素多元及充足,為維持健康所必須外,某些蔬果還具有預防特定癌症的功效,同時對於罹癌患者減緩病情或延長存活率也有實質的好處。建議每天應至少攝取3蔬2果,即半碗煮熟蔬菜的3份,以及成人拳頭大小水果的2份。
口腔癌vs.蔬果
根據2020年國際公共衛生的統計,每年全世界約會出現超過65萬名的口腔及咽喉癌的新患者;而多項研究也顯示,每天攝取大量蔬果的人,比起不食用蔬果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減少了5成。其中西蘭花、蘋果、紅蘿蔔、車厘子等蔬果,對預防口腔癌的發生最有助益。
而如果已經罹患口腔癌,建議平時飲食應多樣化,尤其是可食用大量及多種顏色的蔬果,幫助身體攝取到多種營養素,增進健康細胞運作,以對抗癌細胞。最好是每一餐皆能攝取得到。
肺癌vs.蔬果
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的全球肺癌發生率統計顯示,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平均每10萬人就有22.5人罹患;而台灣肺癌罹患率為亞洲排行第2,且有不少患者其實是不抽煙的,推估與吸入廢氣、油煙、二手煙有關,而飲食中缺乏某些營養素,也可能增加罹癌的風險。
根據Goodman網站的一份針對女性的研究指出,肺癌患者罹癌前若經常食用蔬果,罹癌後的存活率比起一般患者來得高,可見蔬果攝取量與肺癌患者病情惡化或存活率有關。而多攝取含有類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黃體素、番茄紅素的蔬果,包括:綠葉蔬菜、番茄、十字花科蔬菜〈椰菜花、甘藍、大白菜〉,可幫助預防肺癌。其次含有維他命A〈蛋、乳製品、綠色及黃色蔬果〉的食物,可抑制腫瘤生長;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海鮮、瘦肉、芝麻〉也能減少肺癌發生率。
胃癌vs.蔬果
亞洲國家胃癌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喜愛吃醃製、重鹹食物的南韓人,胃癌發生率始終居於首位。胃癌發生率主要與飲食有關,尤其是愛吃高鹽、燻烤食物,少吃新鮮蔬果的人,為胃癌好發族群。過去的研究報告也指出,經常食用醃製蔬菜會增加致癌率,而多食用洋蔥、韭菜及蒜,可減少2-6成的胃癌發生率;富含維他命C的柑橘類水果,以及椰菜、甘藍、大白菜、西蘭花及椰菜花、白蘿蔔等,也能預防胃癌的發生。
所幸近年來的胃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都逐漸下降,歐美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就指出,這與飲食習慣改變、食物貯藏及處理得當有關。
肝癌vs.蔬果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癌症數據顯示,十大常見癌症中,肝癌位居第六位,而男性又多於女性。引發肝癌的原因複雜,但多數從原先是B型肝炎、C型肝炎患者,演變成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發生。而接觸生活中的致癌物質,也是一大主因,譬如穀類或豆類食物未保存好,便易形成黃麴毒素,長期少量食用即有引發肝癌的風險;或連續五年,男性每天攝取60-80克、女性每天攝取20克以上的酒精,其得到肝癌的風險便增加了高5倍以上。
而多吃含有植化素及維他命的蔬果, 被認為有預防肝癌的效益,常見食物如:紅蘿蔔、白蘿蔔、紅葡萄、藍莓、西柚等。
乳癌vs.蔬果
乳癌為全球女性十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而造成乳癌的可能原因,與遺傳、環境賀爾蒙、飲食及飲酒皆有關。預防乳癌除了應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外,還要注意飲食中的脂肪含量,因為吃過多的動物性或植物性脂肪,會刺激雌激素,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而國外研究也指出,多攝取黃橙色蔬果、十字花科蔬菜,可有效降低11%的乳癌罹患率。
常見黃橙色蔬果如:南瓜、番茄、玉米、橙、木瓜等;十字花科蔬菜如:椰菜、椰菜花、大白菜等,對於預防乳癌皆有幫助。
資訊參考來源:health.udn、canceraway、tyh、health.tvbs、goodfood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