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為國際乳癌關注月,乳癌是香港女性癌症病發率第一位,亦是女性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三位。根據2019年香港癌症統計中心資料顯示,每年新增的乳癌個案一直有上升的趨勢,數據亦顯示,乳癌病發的年齡中位數為58歲,惟病發率於30歲後顯著增加,大部分患者均於40-60歲左右之間。由此可見,女士們平日須多關注自己乳房的健康狀況,不過,早期乳癌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超過八成,因此及早發現健康狀況,有不適並即配合適切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Everwellth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放射科專科吳愷婷醫生,講解2D乳房造影技術與3D乳房造影技術的分別。
當女士發現胸部有不適,如:有腫塊、胸脹、或感覺有粒粒等,相信大部份女士會擔心是乳癌的症狀,或腦袋會出現疑問:「是良性或是惡性?會否太遲發現,並有沒有機會醫治?」吳醫生指:「其實很多時候,乳房腫塊或疼痛與乳癌也沒有一定的關係。即是乳房腫塊可以是良性,乳癌也不一定會有痛楚,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會建議女士先向醫生查詢專業意見,做詳細檢查,這樣便知道下一步要怎樣處理。」
哪些人士應該接受乳房造影檢查?
一般乳房檢查包括三個部份:臨床檢查、造影檢查、抽取組織化驗檢測。女士們可先讓醫生了解病歷與評估患癌風險,及進行臨床身體檢查。然後,轉介做相關的造影檢查(X光造影及超聲波),再按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抽取組織及進行病理化驗。
女性何時開始乳房檢查最為適合?
早期的乳癌症狀可能不容易發現,建議女士們多點留意自己的乳房,熟習乳房正常的外貌及感覺,如果發現有不尋常的情況,例如:腫塊、胸部皮膚或者乳暈有轉變,乳頭有分泌等等,可以盡早發現及治療。
2D平面乳房造影檢查 與 3D乳房造影檢查
傳統2D平面乳房造影檢查(2D Mammography)
2D平面乳房造影檢查將立體乳房變成平面影像解讀解讀,乳房組織會互相重疊,會有機會出現以下情況:
不正常的組織被正常的組織蓋著變成假陰性 (false negative),或正常的組織互相重疊而出現假陽性 (false positive)。如有這樣的情況,放射科醫生會建議病人加照,局部放大檢查影像、用不同壓力或用不同的角度取得更多資料。
3D乳房造影檢查(3D Mammography)
3D乳房造影檢查的技術是利用多角度X光形成乳房組織影像,把影像結合重整,令醫生可以有一套3D圖像做診斷,不但可以更清晰檢測有病變的地方,亦可減低假陰性 (false negative) / 假陽性(false positive)的機會。而且3D造影檢查可縮短乳房受壓的時間,減低女士痛楚和不適。此外,雖然比起傳統2D乳房造影會拍下更多影像,但3D與2D乳房造影輻射量是相若。
乳房造影檢查協助醫生診斷
乳房造影檢查包括:X光造影及超聲波,目的是檢查乳房組織,以不同的方法找出不同的異常。進行乳房X光造影(俗稱夾胸)檢查時,乳房需要壓平在檢查桌上,目的是將乳房組織平均分佈,方便醫生檢查。主要用途是偵測微鈣化點,因為鈣化點太小的關係,不容易在超聲波內檢測。不過,有鈣化點不一定代表有癌症,醫生還會考慮其形狀、分佈等等的因素,從而作出判斷。
乳房造影檢查會否有痛楚?
女士們常見的問題是,為甚麼檢查時會感到痛楚?因為乳房X光造影檢查而且需要將乳房壓平在檢查桌上,過程會有可能有痛楚。
至於乳房超聲波,檢查時候女士需要躺在床上,醫生會將用超聲波儀器放在乳房位置進行檢查。檢查可以觀察看到腫塊的確實大小、形狀、性質等等。另外,可檢查乳腺管、乳暈,甚至腋下淋巴的情況。比起X光造影,乳房超聲波檢查並不會感到痛楚,會更容易接受,而且沒有輻射。
總括來說,兩個檢查是互補不足,相輔相成,整合為最全面的乳房檢查。
因為年輕女士的乳房組織密度比較高,令X光造影檢查靈敏度降低,加上有輻射的關係,一般而言,年紀較輕的女士應先做超聲波檢查,再按醫生建議進一步進行乳房X光造影。
至於40歲以上女士,建議每一至兩年,進行乳房X光造影及乳房超聲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