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女性常見癌症之一,不過你對乳癌了解多少呢?網絡上諸多對於乳癌的資訊、說法,都是正確的嗎?文中點出7大常見的乳癌迷思,一一為你破解。
乳癌迷思1:沒有家族史不會得乳癌?
雖然有乳癌家族史的人需留意風險,不過罹患乳癌的因素有很多,包含初經過早、停經太晚、未生育、抽煙喝酒、嗜吃高油脂食物、過了30歲才生第一胎等,因此即便沒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也不可輕忽。
乳癌迷思2:乳房摸到硬塊就是乳癌?
觸摸乳房時若感覺有硬塊,可能為纖維囊腫或良性腫瘤,然而是否真為乳癌仍需經由檢查才可得知,因此建議,一旦摸到胸部有腫塊時應盡快至醫院就診,由專業醫師進行診斷。
乳癌迷思3:穿鋼圈內衣容易得乳癌?
穿著合適的鋼圈內衣有助於支撐乳房,網絡謠傳鋼圈內衣會影響淋巴回流、導致毒素累積,但2014年美國一項大規模實驗指出,乳癌風險與內衣款式(有鋼圈或無鋼圈)、穿著時間長短等皆無關,女性們大可選購舒適且適合自己的內衣,無需擔心。
▲穿鋼圈內衣不會增加乳癌機率。
乳癌迷思4:乳房X光攝影有輻射線,反而增加罹癌風險?
輻射線確實不利人體健康,不過根據美國保健物理學會(Health Physics Society, HPS)研究證實,人體每年接受50mSv以下的輻射劑量,並不會有致癌效應;而單次乳房X光攝影的輻射線劑量相當低,僅約0.7mSv,以每年定期檢查1-2次的頻率來說,對人體仍非常安全。
乳癌迷思5:胸部大的女性,得乳癌機率較高?
同迷思1,罹患乳癌的因素與初經停經年齡、生育、飲食、酒精、生第一胎的年紀等相關。香港乳癌資料庫就曾指出,本港乳癌患者有40%的人胸圍為34吋(或以下),50%的人罩杯為B(或以下),足以顯示乳房大與罹患乳癌機率不成正比。
乳癌迷思6:曾患乳癌,未來比較難受孕?
受孕率與年齡、身體情況較有關,根據研究指出,曾接受化療的30歲(或以下)女性患者,其卵子數量較多,因此化療後休息6個月至1年後調養,讓體內殘留的化學藥劑排出後,懷孕機率仍高。反之,40歲之後的女性,本身卵子數量就少,接受化療後需花時間調養身體、準備懷孕,考量到時間、年紀、體質等因素,受孕難度也會較高。
▲受孕率與年齡、身體情況較有關,對曾患有乳癌者亦同。
乳癌迷思7:生活規律、飲食健康=乳癌絕緣者?
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風險,但並不代表可完全預防乳癌發生,仍需透過自我檢查(例如:洗澡時觸摸乳房)、定期至醫院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才是最佳預防之道。
▲健康飲食、生活僅可降低罹患乳癌風險,無法完全預防,仍需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