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消費者委員會近日測試市面上7款鑄鐵鍋,發現有4款釋出的金屬量超標。其中一款無琺瑯塗層鑄鐵鍋樣本,鐵釋出量超出歐洲委員會的指引上限54倍;另一款鑄鐵鍋檢出致癌重金屬砷和鎘,當中砷的釋出量超出國際標準上限16倍。消委會已將有關的結果交由海關跟進。
美觀又實用的鑄鐵鍋,深受下廚人士歡迎。不論烹飪中西佳餚,一個傳熱快、熱度均勻又保溫的鑄鐵鍋,是入廚的好幫手。部分鑄鐵鍋色彩絢麗,能增添下廚的樂趣之餘,烹調後整鍋直接端上餐桌亦美觀得體。
消委會測試7款鑄鐵鍋 當中4款金屬釋出量超標
消委會測試了7款鑄鐵鍋,包括5款有琺瑯塗層及2款無琺瑯塗層的鑄鐵鍋,售價介乎$798 至$3,199港元。
測試項目包括金屬釋出量、傳熱速度、熱力均勻度、保溫表現及琺瑯塗層的耐用程度等。食物器皿不應釋出過量金屬,以減低對食物及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風險,然而測試發現在持續高溫使用下,4款樣本的金屬釋出量超出國際標準或歐洲委員會所訂的上限,其中2款檢出的金屬釋出量分別超出有關上限16倍及54倍。
5款琺瑯塗層鍋3款獲4.5分
5款有琺瑯塗層的受測試的品牌分別是Lagostina、Le Creuset 、Staub、 Vermicular以及Bruno。結果發現,前3款Lagostina、Le Creuset及Staub 檢出的金屬釋出量都低於標準所訂的上限,有4.5分的好評,剩下樣本由於金屬超標,只有2至3分的評價。
惟Vermicular及Bruno分別檢出 2種及4種金屬的釋出量超出標準所訂的上限。
2款沒有琺瑯塗職鑄鐵鍋金屬超標
另外2款沒有琺瑯塗層的鑄鐵鍋當中,其中Lodge檢出的鉻、鐵、錳及釩的釋出量分別超出該歐洲指引約 0.7 倍至 54 倍,當中鐵 (Iron)的釋出量更超出有關上限54倍。另 1 款樣本「柳宗理Sori Yanag」的鐵釋出量則超出該歐洲指引約 1.4 倍。
各款鑄鐵鍋傳熱速度相差3倍
消委會又發現,鑄鐵鍋的傳熱速度及熱力均勻度差異很大,使用相同爐具加熱,樣本之間的傳熱速度可相差近3倍;熱力均勻度方面,1款樣本於電陶爐加熱時,鍋內底的最大溫差高達191°C,增加掌握烹調效果的難度。消委會測試又指,全部樣本在煮食時,手柄溫度都高於歐洲標準所訂的攝氏55度上限,介乎攝氏約89度至97度。
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首次使用鑄鐵鍋前,應先用水和少量清潔劑以海綿或軟布清洗,切勿使用金屬刷或粗糙的百潔布洗擦,以免刮損鑄鐵鍋;在使用鑄鐵鍋煮食時,應先戴上隔熱手套或使用隔熱墊,避免燙傷。
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