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畜共通的疾病為人所知,像是養貓的家庭,如果碰上家中有喜,孕婦通常會避免更換貓砂,防止因感染弓形蟲病,影響到寶寶的健康。另外還有皮癬、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感染等,都是人畜共通的疾病,需要謹慎預防。一旦衛生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家裡飼養寵物,帶給家人的快樂與滿足,絕對是利大於弊。
寵物是人類忠誠的伴侶,陪伴我們走過無數幸福的時刻,也幫助我們渡過生命中的困難考驗,但寵物可能會受到來自周遭環境或食物、被其他感染動物的影響,進而攜帶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傳染給人類。
對於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例如正接受化療、患有自體免疫疾病、接受器官或骨髓移植導致免疫低下的人,以及孕婦、五歲以下的孩童和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來說,受感染的風險可能更高,需留意家裡寵物的健康,以及維護居家環境衛生。
常見的人畜共通疾病有哪些?
常見的居家寵物,像是貓、狗、兔子、爬行類動物和囓齒動物、鳥類等,都可能把疾病傳播給人類,或透過糞便、尿液、唾液及食物傳播。某些疾病的症狀可能較輕微,但某些疾病卻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常見的人畜共通疾病包括:
1.皮癬
皮癬是由真菌引起的頭皮和皮膚疾病,受感染的寵物,可能會在不知不覺間傳給人類;或透過接觸共通的物品而傳染。
患上皮癬的人,身體可能出現鱗狀或圓形、發紅且發癢的皮疹,像是金錢癬;相較於人類,寵物感染皮癬的症狀,可能較不明顯,貓、狗通常會在身體的無毛區域,出現皮屑、結痂和發紅,需要儘快請獸醫診察。
2.弓形蟲
弓形蟲可能透過貓咪的糞便,傳染給主人;孕婦最好避免清理貓砂,或交由家中成員暫時代勞,避免因感染弓形蟲,造成寶寶眼部及神經系統出現缺陷。
貓咪可能透過吃進嚙齒動物、小鳥或其他小動物,感染到此病,再經由貓砂傳染給主人;在清理貓砂時最好戴上手套,且避免吸入貓砂的粉塵,完事後立即用肥皂清潔雙手,才能將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是人體和動物腸道裡,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細菌之一;但某些類型的大腸桿菌,對人體有害,像是O157型,可能造成10歲以下的幼兒和老人,發生出血性腎衰竭綜合症,甚至死亡;成人則可能出現血便。
大腸桿菌會經由受污染動物的皮膚、羽毛傳染給人類,特別是牛、綿羊和山羊、鹿;如果寵物吃進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時,也可能遭受到感染。
4.沙門氏菌
青蛙、烏龜等爬蟲類動物,可能遭受到沙門氏菌感染;當貓、狗的零食和肉乾的生產不潔或保存不當時,寵物食品可能因而受到沙門氏菌感染,並引發寵物出現發燒、憂鬱、食慾不振、腹瀉或嘔吐等症狀。
根據美國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指出,光是在美國,每年就有19,000人受到感染,在遭受感染的12-72小時內,會出現腹瀉、腹部絞痛或發燒等情形;但大多數人都能在四到七天內順利康復,僅有少數人需要入院治療。
5.曲狀桿菌
曲狀桿菌會出現在野生或飼養的牛、豬、山羊和綿羊,及居家的貓、狗、嚙齒動物、鳥類身上,這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疾病,並會透過寵物的糞便,而傳播給人類。
曲狀桿菌的症狀,通常為發燒、頭痛、肌肉痠痛、腹瀉和倦怠等,但大多數人的症狀,可以在一週內自己好轉;僅有10-20%的患者,症狀會持續一週以上;另外,約有1%患者,可能併發胰臟炎、膀胱炎和肝炎等。
6.貓抓病
當受感染的貓咬或抓傷人的皮膚時,或接觸到人身上的開放性傷口時,可能會讓主人感染到貓抓病,約有50-90%的患者,會在受傷部位出現丘疹,並出現倦怠、發燒和肉芽腫性淋巴腺炎等症狀。
7.鸚鵡熱
鸚鵡熱是由細菌引起,從受到感染的鸚鵡,像是金剛鸚鵡、玄鳳鸚鵡和虎皮鸚鵡,及鴿子、麻雀、雞、鴨等身上傳染給人類,人通常是吸入受感染鳥類的排泄物、呼吸分泌物或毛塵內的鸚鵡熱衣原體而感染,並出現發燒、頭痛、發冷、肌肉疼痛或氣喘等症狀,少數人會併發心肌炎、腦炎和敗血症。
如何預防人畜共通的傳染病?
維護個人衛生和健康
1.避免嬰幼兒、小孩和寵物單獨相處。
2.處理及清潔寵物排泄物、食物和玩具後,立即用肥皂洗手;清潔時避免碰觸身體的眼、鼻、口等部位。
3.準備寵物的食物前先洗手,且避免人和寵物共用餐盤。
4.避免寵物去舔孩子的臉,且儘量避免打擾正在進食或睡眠中的寵物。
管理寵物的衛生和健康
1.飼養新寵物前先給獸醫檢查,並施打疫苗。
2.定期為寵物修剪指甲、管理環境衛生(像是消毒寵物居住的水族箱、貓砂盆等),且不要在廚房和用餐處清理,才能避免交叉污染。
3.避免野生動物接觸到居家寵物。
4.當寵物出現食慾不振、發燒、打噴嚏或腹瀉等情形時,立即請獸醫確認。
5.給寵物餵食較高品質的食物、肉乾,避免生肉製成的食品;開封過的寵物食品應立即放入雪櫃儲藏。
6.避免讓寵物接觸到垃圾、喝進馬桶裡的水、食入糞便或吃其他小動物等。
處理動物咬傷
1.立即處理傷口並觀察狀況。
2.當傷口很深、無法止血或出現紅腫、發熱、化膿時,應立即就診。
3.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或屬於肝腎疾病、癌症或糖尿病人,應特別留意身體狀況,必要時需立即就診。
資訊參考來源:WebMD、health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