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在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出現症狀後往往已經進入第二、三期,建議50歲以上的人,都應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才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大腸癌常見6大症狀
1. 腹脹、腹絞痛
乙狀結腸是大腸裡最細的地方,只要長了腫瘤就很容易出現阻塞、腹脹或腹絞痛等症狀,並造成反覆腹痛。
2. 排便習慣改變
突然或逐漸發生便祕、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糞便變細、變水等等,且症狀持續超過2週,就應立即就醫檢查。
3. 血便
不只痔瘡會造成血便,大腸癌也可能導致腫瘤出血,並排出深紅色或是黑色糞便。
但是你可能會想問:痔瘡血便和大腸癌血便有什麼不同?一般來說,痔瘡出血較可能呈現鮮紅色,而大腸癌的出血則多偏暗紅色,原因是因為血液在腸道裡停留的時間較久,經過氧化才隨糞便排出。
4. 解便解不乾淨
當腫瘤長在直腸或肛門口附近,會造成壓迫感,讓人有一直想上大號的錯覺,而且會以為糞便已經到了直腸,但是去上廁所卻又上不出來,或是排便完仍覺得排不乾淨,感覺屁股內重重的,診斷上也常稱為「裡急後重」。
5. 體重無故下降
癌症往往會造成體重突然減輕,大腸癌也不例外,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
- 癌細胞擴散,吸收了身體大部分的能量與養分
- 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時,造成能量消耗
- 腸阻塞導致排便習慣改變,間接造成體重減輕
6. 不明原因貧血
若已罹患大腸癌,腫瘤出血會造成血液逐漸流失,導致貧血。如果不巧本身患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很容易被誤當作是潰瘍來治療,也有人會被誤診為缺鐵性貧血,而耽誤治療的時間。
大腸癌的種類
按照腸腫瘤生長的部位,大腸癌可歸類為以下三種:
1. 結腸癌:癌細胞長在結腸的細胞組織
2. 直腸癌:癌細胞長在直腸的細胞組織
3. 大腸直腸癌:癌細胞長在結腸和直腸的細胞組織,且會影響小腸和消化系統運作。
此外,大腸癌也有不同的癌細胞種類,如:腺癌、類癌瘤、胃腸道間質瘤、大腸直腸淋巴癌等。
大腸癌的治療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基本上以手術切除為主,較後期的癌症則需輔以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
第一期的大腸癌可以單純以手術將癌細胞切除;第二期的大腸癌同樣也是以手術進行,加上拿掉周圍的淋巴結,而對於部分具有高復發風險的病人,則應輔以化學治療。
當大腸癌期別越高,淋巴結轉移的風險也越大,第三期的病人其癌細胞已擴散到腫瘤附近的淋巴結群,但是還沒有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此階段應完整切除腫瘤與腫瘤附近的淋巴結群,術後也須加上化學治療,目的是為了縮小腫瘤,或是控制腫瘤轉移。
第四期的大腸癌,癌細胞已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治療上會以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為主。若腫瘤有阻塞、穿孔或是大量出血的情況時,須先進行手術將腫瘤切除,並在手術前後給予化學治療,若是腫瘤轉移的部位已難以用手術切除,則主要使用化學治療。
資訊參考來源:ihealth、edh.tw、canceraway.org、lianan.com.tw、mohw.gov.tw、auh.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