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近期的數據可看出,大腸癌15年來皆居癌症榜首,且個案已逐漸年輕化,加上罹患大腸癌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被發現時又經常已轉移,造成存活率低。因此專家建議,平時若出現4種排便狀況,應盡早就醫診斷。
台灣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依據2020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國立陽明交大產學講座教授、益生菌專家蔡英傑教授表示,腸癌被稱為「安靜的致命殺手」,沒有明顯症狀,被發現時經常已轉移,導致其五年存活率降到10%以下,但其實腸癌是可以預防並且早日發現治療的,甚至可以透過大便觀察到,要是日常如廁時出現4大狀況,就必須提高警覺。
發生大腸癌的原因
蔡英傑教授近日在臉書表示,台灣大腸癌發生機率這麼高,大多跟飲食、運動習慣有關,包含進食高油高鹽、高纖食物吃太少、少運動、內臟脂肪、排便不規律等等。
▲高油高鹽飲食,是造成大腸癌的主因之一。
蔡英傑教授表示,腸癌常被稱為「安靜的致命殺手」,沒有明顯症狀,通常被發現時已經轉移,導致其五年存活率降到10%以下,但腸癌其實是可以預防並且早日發現治療的,因很多腸癌是由大腸息肉,經過長達5至10年的時間,慢慢癌化而形成,只要能早期發現切除息肉,即可降低癌化的機率。
透過改善生活習慣,預防大腸癌
此外,腸癌是少數可以主動經由改善生活習慣,而有效預防的癌症之一。飲食避免高脂高鹽、多攝取益生菌、高纖食品;適度運動、勿過量飲酒、注意排便等等,只要恆心執行這些非常基本的養生之道,絕對可以有效預防腸癌。
蔡英傑教授表示,除了飲食及運動控制,也可以多觀察自己的大便,包含顏色、型態、味道還有排便的感覺,這樣就可以了解自己腸道健康狀況。若大便時出現這四種狀況,「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型狀改變,長期腹部不適」等症狀,就必須提高警覺,懷疑是腸癌初期。
蔡英傑指出,國民健康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若是陽性,就應立即照大腸鏡。而一般人50歲以上都應該去做第一次大腸鏡檢查,如果是有家族病史,則該提前到40歲做,但這些年齡都只是參考,像她女兒剛過30歲,做了檢查後竟發現好幾顆息肉,也就是說,腸癌年輕化是不爭的事實。
▲50歲以上應做大腸鏡檢查。
至於吃益生菌對預防腸癌有沒有用?蔡英傑教授說明,對預防、預後復發都有幫助,近年也有更多論文開始討論益生菌可以提升傳統治療效果,降低副作用。但他也強調,益生菌並非立即見效的靈丹妙藥,是長期照護腸道的保健品,可不能用來臨時抱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