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治療目前仍是對抗癌症最主要的治療方式之一,許多癌症病患聽到要化療就聞之色變,認為其副作用一定讓人難以承受、痛苦不堪。但其實近年來的藥物經過調整以後,已不再像過去那樣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
化學治療指的是使用化學合成的藥物來治療惡性腫瘤,其所帶來的副作用和嚴重程度,會依據治療藥物的種類、劑量和個人體質而有所差異,並非所有的副作用都會出現,如果出現了副作用,有些人的情況可能較輕微,也有些人甚至沒有副作用。
一般來說,化療的副作用會在治療結束後慢慢不見,患者應在治療前先了解自己將服用的化療藥物種類及其所可能造成的影響,並在過程中學習如何應對與預防,努力將藥物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化學治療有哪些常見副作用?
1. 掉髮
通常會在化療開始後的2-3個星期或是兩次療程後發生掉髮的情形,但是化療所引起的掉髮一般是屬於可逆的,當治療中斷後3-6個月就會重新長出。
- 降低頭皮溫度:可戴上化療專屬的冷凍帽,幫助頭皮血管收縮並降低毛囊代謝速率,並減少進入細胞中的化療藥物含量,但是頭皮降低的溫度要低於24°C才會有效,所以可能導致患者頭痛
- 掉髮嚴重時,可考慮將頭髮全部剃除
- 使用假髮、帽子或頭巾
- 做好頭皮與頭髮護理:治療期間應避免刺激頭皮,像是染、燙頭髮;梳頭時也可使用潤髮產品讓頭髮易於梳理、減少拉扯;吹頭髮時則應避免溫度過高
2. 噁心、嘔吐
大部分接受化療的病患都會經歷這兩種副作用,因為化療藥物會對大腦的中樞神經造成刺激,而藥物的種類及劑量皆會影響噁心與嘔吐的嚴重程度。好消息是,現今已有許多止嘔藥物可以預防嘔吐,而透過非藥物的方法也可以減緩症狀。
應對方式:
- 少量多餐,避免一次吃進太多食物
- 清淡飲食,細嚼慢嚥,並避免太甜、辛辣或油炸的食物
- 避免在用餐時喝水,若要喝水,則應在餐前或餐後1小時進行
- 若在化療過程中會感到噁心,則在治療前應保持空腹
- 飯後不要馬上躺下,應採坐姿休息2小時後才可平躺
3. 骨髓造血功能被破壞
在化學治療中最普遍的副作用也包含骨髓造血功能的破壞,因為抗癌藥物會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的數目降低和功能低下。
應對方式:
白血球過低:會導致抵抗力低,容易發生感染
- 做好身體清潔,經常洗手,也要注意口腔、皮膚、尿道口的衛生,以減少感染機會
- 避免生食如沙律、生魚片等,水果也應該吃有去皮的
- 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或人多的地方,才不會被感冒、麻疹、水痘患者傳染
紅血球過低:恐造成貧血、頭暈、疲倦、怕冷、呼吸急促等症狀
- 限制活動量,減少體力消耗
- 症狀發生時,應充分休息並補充營養,以加速體力復原
- 把動作放慢,可避免頭暈或心悸
- 出現嚴重症狀時,需輸血進行治療
血小板過低:會造成凝血功能下降,易出現刷牙流血、身體出現紫斑、血斑、血尿或血便等症狀
- 刷牙不應過於用力,並改用軟毛牙刷,避免牙齦出血
- 咳嗽、擤鼻涕、解便等日常動作應輕柔,以免導致血管破裂
- 避免服用含有阿斯匹靈的消炎藥,否則可能進一步抑制血小板的功能,使出血情形惡化
4. 神經及肌肉系統受損
化療藥物可能引起周邊神經的傷害,而出現手或腳的刺痛感、灼熱感、無力感或麻木感;某些藥物還會造成神經系統的病變,例如平衡感失調、感覺遲鈍、行動遲緩、聽力喪失、記憶力退化、胃腸蠕動變慢導致便秘等症狀。
神經系統的副作用通常恢復得比較慢,所以建議病人應嘗試了解並接受目前的狀況,家人也需從旁給予照護與協助,以避免危險的發生。
應對方式:
- 當平衡感或是肌肉力量受到影響時,走路與上下樓梯要特別小心,最好有家人攙扶,獨自一人時則應使用拐杖等輔助工具
- 感覺遲鈍時,不要拿太尖銳、太燙、太重或是任何其他危險物品
- 家裡或病房的浴室地板要鋪上防滑墊,以防止滑倒
- 避免穿容易滑的鞋子或高跟鞋
- 經常伸展末梢肢體
資訊參考來源:chimei.org.tw、netreg.pntn.mohw.gov.tw、ihealth、canceraway.org.tw、he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