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冠病毒持續肆虐外,炎熱夏季是許多傳染病的流行高峰期,腸病毒便是其中之一。而現在人手一罐酒精、不忘隨時消毒,酒精雖能消滅新冠病毒,卻無法殺死腸病毒!想預防腸病毒?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好10招防護措施,便能遠離腸病毒的威脅。
腸病毒已有上百種型別,傳染期長且痊癒後仍有傳染力!
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各型等,現已有上百種型別。這些病毒因為可以抵抗胃酸,在人體的腸道黏膜生長繁殖,進而感染腸道細胞,所以稱為腸病毒。大多數感染的大人可能無症狀,或是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但5歲以下的嬰幼兒屬於重症高危險群。
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外,以腸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會導致腦幹腦炎、心臟衰竭、肺水腫及肺出血等,家長需特別留意。
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像是吃到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到病人的分泌物(像是皮膚的水泡、潰瘍)而受到感染。此外,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接觸等途徑感染。
而腸病毒的潛伏期平均約3~5天,發病前幾天即具有傳染力,通常在發病後一週內的傳染力最強。此外,就算病患已經痊癒也不等於沒有傳染力,因為體內的腸病毒仍會持續經由排泄物釋出,時間可長達8~12週之久!
腸病毒可能導致:疱疹性咽峽炎(多數會發高燒、在口腔後部出現水泡並迅速破裂變成潰瘍)、手足口病(手腳與臀部周圍出現有水泡的紅疹、口腔會有潰瘍)、發燒、持續嘔吐、呼吸道症狀、肢體無力、痙攣、新生兒敗血症、心跳過快、呼吸困難、無菌性腦膜炎、心肌炎等,若有上述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治療。
10招有效預防腸病毒,勤洗手最重要!
1.正確勤洗手
濕:浸濕雙手、抹肥皂
搓:手心、手背、指縫搓揉20秒
沖:用清水將雙手沖洗乾淨
捧:捧水將水龍頭沖乾淨
擦:用乾淨的擦手巾或衛生紙擦乾
2.兒童常用物品與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腸病毒可存活在物體表面,如果物品或玩具上有病毒,再被幼兒放進嘴巴裡,就容易染上腸病毒。除了要定期清洗、消毒玩具及兒童常用物品外,絨毛娃娃可曝曬6~8小時來殺死病毒。
3.提升自身免疫力
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可透過攝取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對抗腸病毒。而新生兒及嬰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酒精、抗菌清潔液等對腸病毒無效,可用含氯漂白水經稀釋後進行消毒,並注意通風及安全。稀釋後的漂白水應於24小時內使用完畢,以免失效。
5.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學童確診腸病毒後應待在家休息至少7天,不去學校、補習班等公共場所,以免疫情擴散。
6.流行期間,減少出入空氣不流通、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
7.大人返家後先更衣、洗手,再接觸小孩
由於大人對腸病毒較有抵抗力,有時可能身上帶有腸病毒但沒有症狀,就把病毒帶回家進而傳染給小孩。因此,返家後接觸小孩前,應先換上乾淨的衣物並洗手;同時,除了父母及主要照顧者外,要盡量避免其他人碰觸新生兒。
8.幼童的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9.孕婦主動告知症狀史
孕婦若在產前出現腹瀉、發燒、流鼻水、胸口肋骨附近的肌肉痛等症狀,有可能是感染腸病毒,應主動告知醫生,以因應後續新生兒的照護。
10.妥善清理口鼻分泌物、排泄物
照顧幼童時,應注意衣物上是否沾染幼童鼻涕、水泡液;此外,腸病毒可存於糞便中8~12週,因此在更換尿片後要確實洗手,以免感染。
資訊參考來源:CDC、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