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察覺家裡的孩童,常常講話好像沒在聽、看起來很懶散、健忘,或老是在做白日夢,你可能得留神觀察,小朋友很可能不是故意犯錯,而是由於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所造成。
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kinetic disorders,ADHD)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且不算罕見,光是在美國,年齡介於12-17歲的青少年裡,就有超過330萬人患有此病。
患者在年幼時,可能就開始出現一些症狀,且會持續到青春期和成年,並影響到他們的人際、課業及工作上的表現。
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症狀有哪些?
沒有一名患者會出現所有症狀;如果你的孩子身上,偶然出現某些症狀,也不一定表示他真的罹患此病,仍需要經過醫生診斷才能確認。以下是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常見症狀:
1.注意力不集中
較難堅持完成某項任務,做事情虎頭蛇尾,例如剛開始某項事情,卻又在完成之前又開始另一項新的工作;做事也較容易分心,或在學校、職場生活裡,因粗心大意而犯下錯誤。
2.混亂無組織
很多人都有忘東忘西的毛病,但在患有此病的青少年身上更是常見,他們很可能因為缺乏管理的概念,錯過約定好的日期及時間。
3.以自我為中心
較難察覺他人想要或需要什麼,也很難等候他人,或和別人輪流進行某一件事。
4.坐立不安
是最典型的症狀,患者很難坐著靜止不動。
5.常做白日夢
常在課堂途中發呆、在做自己的事,或完全沒在聽講。
6.容易衝動
對於患有此病的青少年來說,抵抗外界的誘惑特別困難,有時候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7.難以加入對話
他們很可能會出現以下狀況:話太多、頻頻插話或中途離開對話,或是別人直接對著他們說話時,看上去也沒在聽。
8.做事拖延
當注意力遲遲無法集中,就會導致該做的事情無法順利完成,例如作業或其他任務等。
9.很難安靜地做事
例如走來走去、原地踏步、用手指或腳尖敲打物體等。
10.難以遵循指示
過度活躍症孩童較難理解他人的指示,也難以等候指示。
11.無法和他人妥協
他們較難理解社交暗示,因此結交朋友較困難,也不容易對事情妥協。
在男孩和女孩間的症狀一樣嗎?
此病在女孩和男孩身上出現的症狀可能不同,與明顯的過度活躍症狀相比,在女孩身上偏向注意力不集中,且情況不太明顯,有時候甚至會被忽視。
過度活躍症的青少年容易面臨哪些風險?
青春期和獨自生活,是每個人成長途中都會遇到的課題,但在過度活躍症患者身上,可能會面臨到更多的挑戰。研究指出,過度活躍症患者更容易出現以下行為:
- 危險性行為
- 曾有過自殺的念頭
- 車禍
- 常遇到工作問題
- 吸毒
- 抽煙
- 肥胖或體重問題
當自尊過低或常遇到社交困難,更可能導致以下問題產生:
而抑鬱和焦慮等症狀,也會伴隨著出現。
如何診斷出患有過度活躍症?
過度活躍症患者通常在兒童時期,就可能被診斷出,一旦進入青少年時期,可能因為多動症狀變得不明顯,因此較難診斷。此外,過度活躍症的某些症狀,也可能和焦慮、睡眠障礙、聽力或視力問題、學習障礙、情緒或人格障礙等問題重疊,因此正確區分,就變得十分重要。
目前沒有專門針對過度活躍症的測試,一般的診斷則包含聽力和視力測試,且會參考家長和老師們的意見來判斷,並非由家長自行診斷。
一般來說,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異常行為,通常會在七歲前,甚至學齡之前就開始出現,且要經過至少六個月的觀察、發生在兩個或多個情境裡(例如學校和家裡),且不屬於另外一種精神疾病等情況下才能確認。
如何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大約15%的過度活躍症兒童,到二十五歲時仍存留症狀,甚至有65%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而治療的方式,則取決於症狀的嚴重程度,大多數情況下,都會以藥物治療和行為治療結合,甚至配合心理諮商、親子教育和學校輔導,來治療及改善孩童的症狀。
1.藥物治療
大約70%的青少年,會對中樞神經興奮劑起反應,例如Ritalin(利他林)和Concerta(專注達);一般會從低劑量開始,再試情況進行調整。
2.行為療法
透過行為療法,也能幫助青少年和他們的家長,學習到如何處理情緒和過度活躍症問題,例如練習社交技能、組織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改變飲食或生活方式
醫學期刊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曾指出,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兒童,在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之後,可能會出現某些良好的改變,例如:
- 均衡飲食,多食用瘦肉、全穀物及蔬菜水果
- 避免咖啡因和含糖飲料
- 日常運動
- 限制上網或使用3C產品的時間
- 擁有足夠的睡眠
此外,你還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幫助患有此症的孩童,像是:
- 確立就寢和起床時間
- 使用日曆安排日程
- 規劃出一個獨立的空間,讓他們能夠放置像鑰匙等常使用的物品
- 協助他們整理房間、書包及書桌
- 向他們下指示時要明確,且一次只有一件
- 協助他們將複雜的任務,分解成一項一項細小的事情
- 加強與老師的聯繫
- 鼓勵他們與同儕和外界交流
- 讚美日常生活裡的進步
- 切勿用嚴苛的方式對待、記得保持耐心
資訊參考來源:everydayhealth、health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