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發現,與孩子相處,能帶給大人正向積極的情緒改變,不僅對個人,而且對整個社會都有益處。
英國與荷蘭於今年發表於《社會心理學與人格科學》雜誌的共同研究,招募2,054名成年人參加八項實驗,這八項實驗皆要求參與者以書寫的方式,描述他們對一個事件或情境的看法。而這些情境可分為包含小孩、不包含小孩、對照組(什麼都不用做)三種,包含小孩的參與者可書寫例如一個小學生的外貌、個性,以及每天會做什麼等等。實驗的參與者大部分為女性,平均年齡介於 21 到 38 歲之間,而且大多數本身不是父母。
實驗接著測試參與者的親社會價值觀(例如社會正義、幫助他人、寬恕、平等和誠實等),發現大部分被分配到描述小孩的參與者,平均而言有較高的親社會價值觀。
該研究也在2019年3月英國的幾所學校附近的一條購物街上,進行了為期12天的研究,在每天下午三點到五點的放學時間,每隔2分鐘統計一次街上的兒童和成人數量,觀察在現實社會中,是否也有類似的預期結果—即小孩子的存在是否也能帶給大人正面的影響。
結果發現,不論性別、天氣、時間或受觀察者是否帶著孩子等條件差異,當有更多的孩子在街上時,大人更有可能進行捐款給慈善機構。
孩子能激起社會的利他主義
臨床心理學家 Desreen N. Dudley博士認為,孩子可能可以影響大人們做出更積極正面的決定,從而使整個社會受益。
而兒童可能會激勵成年人變得更富有同情心和慷慨的原因有很多,一種解釋是,潛意識提醒我們需要保護孩子並幫助他們成長茁壯,以便後代子孫生存。
兒童發展心理學家Amanda Gummer博士說:「孩子是我們的未來,為了確保人類的生存和繁榮,保護孩子自然成為大人的本能。這種本能促進了善意和利他主義的感受及行為。」
Dudley博士也說,孩子替大人提供了成為榜樣的機會,孩子們的關注會提高成年人的成就感和影響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也會增強。該研究也說明,這種影響也可能來自於兒童激發了成年人的照顧動機和同理心。
研究人員也指出,兒童可能不是唯一能夠激發成年人善心的群體。其他被視為「值得幫助」的群體,例如老年人和受害者(例如在自然災害中倖存的人),也可能激發類似的親社會行為,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佐證。
資訊參考來源:Verywell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