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女性都有經痛的問題,未懷孕的女性,子宮內膜會隨著經血從陰道正常排除;但是,部分女性由於體質的關係,子宮內膜沿著輸卵管、血管逆流到骨盆腔、直腸、膀胱,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本篇為你整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成因、症狀、檢查與治療方式。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成因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與月經相關的婦科疾病,原本應該長在子宮的內膜組織,跑到子宮以外的地方生長,引發慢性發炎反應。子宮內膜怎麼跑到其他地方呢?女性的子宮受到荷爾蒙刺激的影響,每個月會週期性的增厚,讓受孕的胚胎得以著床,如果沒有懷孕,子宮內膜就會剝落,隨著血液流出陰道之外,也就是俗稱的月經。
然而,子宮內膜排出的管道不只是陰道,還可能順著輸卵管逆流到骨盆腔,有些子宮內膜還會跑到血管或淋巴之中,順著血液散佈到卵巢、直腸、膀胱等其他器官,這樣的情況稱為「經血逆流」。大部分的人,可以順利清除體內異位的內膜,但有些人因為體質關係無法順利清除,造成子宮內膜停留在附著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全球大約有1.76億的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美國大約有1/10的婦女患有此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中最複雜的疾病,美國每年研究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基金高達600萬美元,但是到現在還找不到為何子宮內膜會流到其他部位的確切成因。因為子宮內膜到處流動的特性,只要沾黏在其他器官上之後,儘管透過治療,患者很容易就再復發,經血排不掉而不斷推積的結果,就會造成一大包囊腫,這些老舊的經血顏色很像黑色的朱古力,所以稱為「朱古力囊腫」,嚴重的情況會變成「子宮內膜異位瘤」。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包含經痛、骨盆疼痛、性交疼痛、不孕......等,子宮內膜異位患者70%會經痛、骨盆痛,25%在性交時會疼痛;另外還會發生尿頻、血尿或血便的情況,如果經期間出現這些症狀,都要產生警覺心,最好就醫檢查,確認是否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檢查方式
輕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容易發現,只有在月經來潮的時候,患者感到不適時才會發現,因此醫生通常會了解患者的月經史,安排觸診子宮卵巢、子宮後壁與子宮頸是否正常,正常的子宮是往前傾,但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子宮會往後傾;另外,醫生也會安排腹腔鏡檢查、超音波檢查或組織切片檢查,進一步確認是否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
美國生殖醫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簡稱ASRM)將子宮內膜異位分為4期: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患者在治療之後,復發的機率較低,中、重度的患者在治療1~2年之後的復發率是15%,5年之後是30~40%。主要的治療方向是讓症狀維持在一定的範圍,並且讓疼痛能暫時得到舒緩,治療方式為藥物或手術治療2種:
1.藥物治療
服用藥物的目的是抑制女性賀爾蒙或是提高黃體素。抑制女性賀爾蒙的方式為注射腦下垂體抑制劑或口服的類雄性素,可以藉由人工方法造成假性停經的狀態,降低子宮內膜的生長,但是長期服用可能會產生躁熱、潮紅、失眠、情緒不穩等典型的更年期綜合症症狀,因此建議不要服用超過6個月;提高黃體素的方法則為服用黃體素或避孕藥,也會使子宮內膜萎縮無法增長,優點是沒有更年期綜合症的症狀,但缺點是抑制的效果較差,有些患者還會產生類似懷孕的害喜反應,長期服用也會增加乳癌的風險。
2.手術治療
手術較能降低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復發機率,減緩80%患者的疼痛,時間能持續5年以上。大部分醫生都會使用腹腔鏡手術來切除子宮內膜沾黏到的部位,因為腹腔鏡的鏡頭可以深入到骨盆腔底部或上腹部的深處,相較於傳統的開腹手術,其優點是傷口小、出血量少及感染率低,復原的時間較快,可以縮短住院的時間。
另外,婦產科醫生也會建議患者用懷孕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因為懷孕的時候,子宮會自然產生假性停經的狀態,可以讓異位的子宮內膜逐漸萎縮,不會隨著月經一直增長。建議在開刀和服藥之後的1~2年的時候懷孕,因為這個時候的異位內膜被清除得最乾淨,在藥物的控制下萎縮了,所以受孕的機率較高。
資料來源:BBC、taianhospita、vgh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