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乾眼症的好發年紀約為50歲左右,但隨著3C產品的普及使用,使得乾眼症的年齡層下降。並且隨著COVID-19疫情爆發,使全球民眾紛紛戴上口罩防範病毒傳播之時,視力健康平台《All About Vision》提醒,若口罩沒有戴好、戴正確,反而會加重乾眼症的發生,這是為什麼呢?
乾眼症關鍵在於「淚膜」是否發揮作用
「乾眼症(Dry eye syndrome,DES)」簡單來說就是眼睛表面長時間缺乏潤澤或水分,導致出現發癢、發紅、乾澀、畏光等症狀。想要維持眼睛濕潤,需要靠眼球表面的液體薄膜-「淚液膜(Tear film)」協助。
而淚液膜又分成3層,最外層由瞼板腺(位於上下眼瞼內側)分泌的油脂保護;中間層主要由水分組成,是最厚的一層;最內層則是半固體、親水性的黏液層。由油脂防止水分蒸發並增加潤滑,水分提供保濕,黏液則是保護、平滑角膜的作用,三者中若有一方失衡,就容易發生乾眼症。
生活中誘發乾眼症的潛在危機
而長期沒正確戴好口罩,會產生乾眼症的原因,亦跟淚膜相關。因為口罩上緣的壓條如果沒有確實貼合鼻樑、臉型,就會使呼吸的氣流往上竄流、通過眼睛,導致眼睛表面的淚液、淚膜乾燥蒸發,無形中增加乾眼症風險。
然而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會在不經意中增加乾眼症的發生率呢?根據《All About Vision》資訊顯示,以下5點行為會為乾眼症增加風險,需多加留心:
1.長時間使用3C產品:使用電腦、手機等3C產品時,過於專注往往會減少眨眼次數,因此,需要長時間使用3C產品工作者,一定要定時讓眼睛休息,以防眼睛過於乾燥、造成乾眼症。
2.有吸煙習慣:香煙產生的煙霧含有許多有害物質,不僅會殘留在煙霧經過之處,也會刺激吸煙者眼瞼,造成眼睛發炎、進而阻塞腺體,當淚腺、瞼板腺無法正常運作,就會增加乾眼症發生率。
3.卸妝不確實:女性經由眼妝加強眼部明亮有神效果,如使用眼影、眼線筆、睫毛膏等產品卻未能確實卸除,會導致化妝品殘留物阻塞睫毛根部的腺體開口,進而造成瞼板腺功能障礙,無法分泌足量油脂潤澤雙眼。
4. 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我們知道空調環境濕度低,使肌膚乾燥因而留意加強肌膚保濕與增加水分攝取,但眼睛的潤澤也不容忽視,除了增加眼睛的休息時間,增添室內加濕器,也能預防乾眼症的發生。
5. 服用特定藥物:長期服用特定的藥物,會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導致眼睛較為乾澀。像是抗組織胺藥物、降血壓藥物、抗抑鬱症藥物等,都要特別留意雙眼的濕潤度是否足夠。
出現症狀應盡速就醫防止惡化
另外,當年紀約50歲左右、已進入更年期女性、經常搭乘飛機的商務人士,以及接受雷射手術者,也是容易出現乾眼症的族群。當眼睛出現乾眼症症狀,如眼睛發癢、發紅、乾澀、灼熱感、痠痛、畏光、視線模糊等,需要盡快就醫,重症者可能會導致失明,不可輕忽。而有習慣配戴隱形眼鏡者,因為較難判定是否為導致乾眼症的因素,不過,如接受治療期間應接受醫生建議暫停使用。
而有輕微症狀者,除了使用醫生開立適合自身狀況的眼藥水外,平日也可以使用溫熱的毛巾敷在眼周,促使血液循環之外,亦能疏通阻塞的瞼板腺;或諮詢醫生適度使用洗眼液,洗去眼周髒污及細菌,以預防乾眼症狀惡化、維護眼睛健康。
資訊參考來源:ALL ABOUT VISION、commonhealth、HEHO